Inthonan-LionRock项目是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mBridge的前身,由BIS香港创新中心,泰国央行(BOT),香港金管局(HKMA)合作实验项目,意在研究批发型CBDC在跨境结算中发挥的作用。Inthonan-LionRock项目阶段一早在2019年9月启动,2020年1月宣布结束,并且发布了项目的研究报告。本分析完全基于BIS官网公开的项目研究报告Inthanon-LionRock : Leveraging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to Increase Efficiency in Cross-Border Payments。虽然项目时间较为久远,但仍有参考学习意义。
该项目的技术平台也是选择R3的Corda,因此一些方案设计与前文介绍的Jura项目类似,而实际上本项目还更早。
图1 拓扑
图2 场景案例
- 三个相互隔离和独立运营的网络。各个管辖区有各自的网络(Inthanon network and LionRock network),用于本币CBDC(即W-CBDC)的发行,注销,仅限本币管辖区内的银行接入。“corridor network”专用于跨境结算,使用特定的token(DR, Depository Receipt)做价值转移。运行在corridor的“operator node”是由BOT和HKMA联合共同管理(具体原因不明,而且如何做操作隔离和治理也没有看到更具体的说明),负责发行注销DR-THB和DR-HKD;提供清结算的流动性节约解决方案,死锁问题解决方案;以及合规监督。参与银行在本地网络及corridor上都有独立隔离节点,可以发起支付,以及管理各自的本币和外币的流动性。
- Corridor需要以下服务。W-CBDC和DR-CBDC间的兑换;合规监管;流动性补充;FX board rate的广播。可以由央行以外的角色提供(例如FX board rate的广播通常由外汇交易所提供)。
- 项目加入了流动性管理,包括排队机制(商行流动不足,其发起交易按照优先级排队),多币种流动性节约机制(针对gridlock场景作周期性的触发净额结算,包括单向支付和FX),即时流动性补充(出现deadlock情况,只能通过流动性补充的方式。本币流动性可以通过本币网络兑换,外币则需要通过向外币流动性提供方借入外币,然后必须在当天日切前全额还款)。在corridor网络上有一个外币流动性提供方的角色,技术上是可插拔的接口方式实现,具体由哪个实体担任并没有限定和说明。
- 与Jura类似,央行扮演了本币网络和corridor网络的网关角色实现互操作,负责W-CBDC和DR-CBDC的兑换。这里假设央行间是互信的。
- FX。支持Board Rate, Request for Quote(RFQ), Off-Corridor Arrangement三种方式。
- 隐私。交易按照need-to-know的准则作广播;在流动性节约机制内(多方交易参与)使用隐私身份保证匿名。在Board Rate方式中,由operator搜集makers的竞价,居中撮合交易。taker直接和最终的maker进行点对点的双边交易,同时不知道其他maker的信息。
- 合规监管。所有交易都实时的上报(需要notary节点见证),监管对象包括了交易本身,银行持有CBDC的数量,持有周期等。特别是针对本辖区外的本币流通有了更多的监管和控制手段,降低境外流通对本币央行职能的冲击。
图3 技术体系架构
- 从技术体系架构看,Multi-asset Liquidity Saving Mechanism (MLSM)流动性节约功能是以插件的形式而并非智能合约的方式实现,推测这块是在央行节点的后台服务实现(因为交易信息都需要经过央行,只有央行才有全局的信息,并且该节点是共同治理的)。没有使用智能合约实现,一个可能是因为这个机制比较复杂,在链上使用智能合约效率不高;二是要识别交易双方身份,同时又需要在链上保证隐私性,这个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。
- 可以允许除央行和商行外的实体加入corridor。例如FX board rate的广播服务,由外汇交易所提供的话,可以通过同样corda节点接入的方式。同时还有外币流动性提供方。
- 排队机制。不确定是否在商行排队,但从净额结算的角度看,在商行排队无法通过MLSM的方式解决。若在商行排队(交易未曾发出,央行端/清结算组织无从知晓),则只能靠自身补充流动性(可以是兑换本币W-CBDC,借入外币,收到其他商行付款等方式)来解付。
名词解释
- Gridlock : a situation where two or more queued transactions are resolvable with one or more net payments.